15817174448
洗发水备案及生产中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
作者:佚名  2023年02月24日


图片


今天我们来聊聊洗发水生产过程中通常会遇到的一些问题以及怎么去解决。


生产中常见问题以及解决方法

一、产品出现不溶性颗粒或结团
a. 透明小颗粒:乳化硅油或瓜尔胶没有分散好;

解决方法:延长搅拌时间。

b. 白色不透明小颗粒:双酯没有溶解;

解决方法:将体系重新加热到75℃以上溶解。

c. 大的白色半透明结团:AES等没溶解;

解决方法:延长搅拌时间或加热搅拌。

d. 大的不透明结团:瓜尔胶没有溶解;

解决方法:将结团过滤出来。


二、体系粘度过高或过低

a. 配方问题,减少增稠剂的用量;

b. 非配方问题,可能性原因:原料批次不同,质量有差异,如含量、盐含量是否有未溶解的表面活性剂,出料时可看到生产过程中气泡太多,导致体系粘度升高(泡沫带走部分水分)柠檬酸少加或没加,可通过测体系PH值确定


三、产品出现分层现象
产品分层说明配方设计不合理导致。


原因有如下几点:

a. 产品粘度太低,使用的乳化硅油自身质量不稳定;

b. 配方中存在的油脂与体系不兼容;

c. 使用的珠光浆质量不好(与产品体系有差异);

d. 含有ZPT、水溶钛白粉、遮光剂的产品未使用合适的悬浮稳定剂;

e. 配方中有对体系稳定性影响大的表活,如氨基酸表活。


化妆品配方研发思路


四、产品出现果冻现象

产品低温出现果冻一般有以下几个原因:

a. 表面活性剂的总量太少,多见于低成本配方;

b. 产品中的盐用量太高,使用了638等本身就会出现果冻的增稠剂。

解决方法:减少盐的用量,尽量使用6501、CMEA等增稠,使用专门的改善果冻的成分。


产品稳定性的考察

洗发水为多种密度各不相同的成分的物理混合物,长期静置,各种成分在体系中相互沉降而导致体系出现分层等问题。

考察方法有两种:耐热和耐寒;耐热:48℃连续耐热一个月不应该出现分层、变稀、泛粗等情况;耐寒:-15℃连续耐寒一周恢复室温后不应该出现分层、变稀、泛粗等情况。


稳定性考察理论公式

 热力学公式:稳定时间=考察时间×4的[(耐热温度-18)÷10]次方,这里的18 ℃是按照一年平均温度18 ℃来计算的,如果你做耐热48℃,那么温差是30℃,如果在48℃时能够稳定30天,那么就相当于在18℃能够稳定30×4的3次方=30×64=1920天,也就是说相当于常温下稳定5年多时间。

  这里的4是一个常数,3次方 的3是温差÷10,只是为了说明的清楚一些,不一定是整数。



以上资讯均来源于网络,如有信息传递或传送失误,请及时通知管理员更正或删除,本站积极配合但毋须承担任何 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