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817174448
网红神化的美白成分被禁用,欧盟为何谈之色变?
作者:Monka 中国化妆品  2021年07月13日

2021年7月6日,欧盟官方公报(Official Journal of the European Union)发布了关于化妆品的最新条例(第2021/1099 号修订案)。欧盟委员会就脱氧熊果苷和1,3-二羟基丙酮(DHC)两种物质,在欧盟化妆品法规 (EC)No 1223/2009 附录II和III中新增了相关条例。


图片


什么是脱氧熊果苷

图片

中文名称:脱氧熊果苷

中文别名:对-(四氢-2H-吡喃-2-氧基)苯酚

英文名称:Deoxyarbutin

英文别名:4-[(Tetrahydro-2H-pyran-2-yl)oxy]phenol

CAS号:53936-56-4

分子式:C11H14O3

分子量:194.23


熊果苷种类(化妆品常用)


图片


β-熊果苷:目前β-熊果苷在化妆品中的添加质量分数约1.0 ~ 3.0%,小于此量对皮肤中酪氨酸酶的抑制作用较弱,增白效果不明显;大于此量能明显抑制或者损伤细胞生长,从而产生细胞毒性。


α-熊果苷:价格较贵,但是美白效果更好,作为新型的美容增白剂备受各知名品牌青睐,经研究发现α-熊果苷化学性质比β-熊果苷效果更为稳定,能够更方便地加入到各种美白亮肤化妆品中。pH=3.5-6.5最稳定,推荐添加量在0.2%-5%之间,最大安全添加计量 7%。


脱氧熊果苷:目前产品较少,但其美白能力很强。研究表明,脱氧熊果苷是一种非常有效的酪氨酸酶抑制成份,对皮肤的黑色素形成有明显的阻断作用。在动物的皮肤测试中,脱氧熊果苷可以在皮肤组织中有效地抑制酪胺酸酶的活性及黑色素形成,迅速有效地让皮肤白晰,对不同肤色人群均有不同程度美白效果,而在停止使用该成分时,效果仍然可以维持将近8周的时间,停用8周后其脱色效应可完全逆转,不会造成黑色素细胞的永久损伤。其效力是氢醌的10倍。(部分参考《α-熊果苷和脱氧熊果苷美白作用机制及安全性评价研究进展》作者:张凤兰,吴景,王钢力,邢书霞


图片


脱氧熊果苷作为添加剂的化妆品在美国、中国台湾等地上市,并且其在化妆品中建议添加的质量分数为0.1%—3.0%。该成分在我国《已使用化妆品原料目录(2021年版)》中未收录。


图片

以对苯二酚为原料合成脱氧熊果苷反应路线图


3种熊果苷都是氢醌的衍生物,会在一定条件下分解为氢醌,而氢醌在化妆品中属禁用物质。


欧盟最新公告中提到的脱氧熊果素或四氢吡喃基氧基苯酚在英语中称为Deoxyarbutin。该物质释放的氢醌是欧盟化妆品法规中的禁用物质,并受附录II第1339条的管制。关于化妆品中的使用安全性,欧盟消费者安全科学委员会(SCCS)在其对脱氧熊果素的意见(SCCS / 1554/15)中指出,脱氧熊果苷在配方中不稳定,尤其不耐热,在保质期内降解出氢醌。因此3%浓度的脱氧熊果素用于面霜中不安全。基于该意见,脱氧熊果苷应被禁止用于化妆品,并将其添加到法规 (EC) No 1223/2009 附件 II 中的禁用物质清单中,7月26日将正式施行。目前中国的化妆品相关法规中,β-熊果苷、α-熊果苷是可以添加的。


什么是氢醌

图片

中文名:对苯二酚

外文名:Hydroquinone

化学式:C6H6O2

分子量:110.1

CAS登录号:123-31-9


氢醌的应用


氢醌(对苯二酚)有毒,成人误服1克,即可出现头痛、头晕、耳鸣、面色苍白等症状。对苯二酚遇明火、高热可燃,与强氧化剂反应,受高热分解放出一氧化碳。对苯二酚主要用于制取黑白显影剂、蒽醌染料、偶氮染料、橡胶防老剂、稳定剂和抗氧剂。


氢醌因具有抑制酪氨酸酶作用,早期被用于祛斑美白类化妆品及皮肤用药中去除皮肤色素沉着。1998年,欧盟化妆品和非食品科学委员会因发现氢醌有导致外源性黄褐病和白斑病的风险,建议欧盟禁止氢醌用于祛斑美白化妆品中。2013年,欧盟已经将氢醌列为化妆品禁用组分,仅可用于人造指甲系统,化妆品中最大浓度不得超过0.02%。


我国在2007年的《化妆品卫生规范》中将氢醌规定为限用组分,仅可用于人造指甲系统,最大浓度不得超过0.02%。在2015年的《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中》已经将氢醌列为禁用组分,目前氢醌主要用于药用,可用于黄褐斑、雀斑、色素沉着等的治疗,一般药用浓度为4%左右。


近年来氢醌(对苯二酚)这个成分,已经很少在化妆品中出现了。这个成分在护肤品中是禁止添加的,不过还是会有些不法商家会偷偷的添加。氢醌作为药物,用于治疗一些严重的皮肤色素增多疾病。但是它的副作用也不少,包括:皮肤刺激、致敏、黑色素细胞毒性而导致皮肤色素脱失(类似白癜风),有的还会发生外源性褐黄病,真皮中的色素会异常增多,难以治愈。


欧盟这一举措对国内生产的化妆品影响不大,国内化妆品添加成分大多是α-熊果苷和β-熊果苷。对出口欧盟的产品会产生影响。记者在调查熊果苷成分产品时发现国内电商平台的一些乱象。


图片


氢醌这样的被欧盟及国内化妆品禁用的成分,在某宝上竟然成了抢手的热销品。首先,氢醌乳膏作为处方药,其用法用量有严格规定不能随意使用。而且劝告部分博主不要再用“药品都含有这个成分,化妆品有不是更好?”这种无知的言论来骗人了。其次在该电商渠道销售的部分产品主要成分为:熊果苷,但商家的宣传却以氢醌作为“诱饵”吸引消费者,欺负消费者“没常识”?还是看准了很多消费者近乎“魔性”的美白执念?


综上所述,作为“风口”的网红成分,熊果苷美白产品被人们追捧的同时,也要认识到安全用妆的重要性,抛开剂量谈毒性是不科学的,但盲目护肤更是不可取的。随着消费者日趋理性的消费态势,从合法、官方渠道购买商品,不要盲目相信“国外产品超有效、一定安全”,认清产品成分及作用、了解成分属性,安全、有效才是用妆的最终目标。


TIPS:熊果苷产品使用注意事项

1.不管是β-熊果苷,还是α-熊果苷,都只能外用,不能口服,除非是被添加进药剂。

2.使用熊果苷时,要注意搭配,比如熊果苷和尼泊金甲酯(杀菌防腐剂)搭配使用的话,很容易产生对皮肤有刺激的有害物质氢醌,从而引发多种皮肤问题。

3.熊果苷使用时,需要注意避免阳光照射,如果使用不当,不仅不会抑制黑色素,还会导致黑色素的沉淀。

4.熊果苷有可能产生光敏感性,但有一个大前提,添加量要达到7%甚至更高。一般市场上的产品很少会到这个添加量,但不排除有些商家以高浓度为噱头,这点需要注意。

5.敏感肌及孕妇不建议使用。





以上资讯均来源于网络,如有信息传递或传送失误,请及时通知管理员更正或删除,本站积极配合但毋须承担任何 法律责任。